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近期,一些短視頻、直播平臺上出現了越來越多以展示“萌娃”為主要內容的賬號,不少家長將孩子打造成“網紅”,并通過商務合作實現流量變現。
現在不少網上的“別人家孩子”真是太招人喜歡了:小表情一顰一笑的,萌動作一蹦一跳的,談觀點一板一眼的,抖包袱一套一套的。
別人家的孩子怎么這么厲害?怎么可能就那么巧,各種無意間發(fā)生的事情都被完整記錄下來,還形成了日更的連續(xù)劇?幾歲大的孩子,不是會嘮大人嗑,就是會玩網絡梗,或許都是大人教的。
不知道這些行云流水般的臺詞、身法、走位背后,是多少家長對連字都不識幾個的孩子一遍遍地口傳心授。不敢想象,這其中會不會有孩子流下不情愿的淚水——就像他們不愿意練琴,不愿意跳舞,不愿意做數學、背英語一樣。
在我看來,孩子不愿意都是正常的,因為他就是個孩子,就是個小寶貝。但是,對于拍攝的家長來說,孩子背不下詞、找不好機位都不正常,因為他是個小“寶貝”——能夠賺錢的寶貝。
如果僅僅是背背詞兒、說說話也就罷了??膳碌氖牵S著競爭的激烈,家長們“吸粉兒”的手段也層層加碼。3歲吃播被父母喂到了70多斤;5歲小娃熟練地往臉上抹各種化妝品;還有的家長故意給小寶寶喂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用孩子扭曲的表情來取悅、吸引粉絲。
在成年人當中,開號、養(yǎng)號、直播,都挺正常。但是對于孩子來說,我總覺得未免太殘忍了。這種殘忍,不僅體現在對孩子一時的生理影響上,更體現在對其終生的心理影響 上。
作為一張白紙,孩子不知道何為真、何為假。大人告訴他什么是真的、對的,他就認為什么是真的、對的。所以,當很多孩子在一遍遍地造型、擺拍的環(huán)境中長大時,他們會以為這就是他應該做的。一旦習慣的狀態(tài)與現實的倫理道德發(fā)生沖突時,比如,“PK寶寶”用屏幕里拿手的“懟人”“損人”話語跟現實中的父母交流時,當“美妝寶寶”堅持不化妝不上學的時候,我真不知道等待孩子的會是什么。
退一步講,就算父母會在拍攝之余告訴孩子,這都是假的,都是不可信的。那么,讓這么小的孩子就經歷自我分裂、雙面人生,被架在“火”上烤,不覺得太為難孩子了嗎?
我真擔心,孩子在替父母贏得眾多粉絲的同時,也失去了自己最寶貴的童真。
要給家長們提個醒,不要把“小網紅”和童星混為一談。絕大多數在熒屏上出現的童星,都是經過各種專業(yè)訓練。作為外行的父母,僅憑看看別人的視頻就覺得自己是導演了,這樣給孩子帶來的不可能是指導而只是誤導。這樣的思路,幾乎等同于,自己吃藥多了就以為自己是醫(yī)生一樣荒誕。
別總惦記著讓孩子火。純真、快樂才應該是孩子的常態(tài)。父母的職責是保護孩子的純真,而不是拿純真賺錢。
近日,文旅部印發(fā)了《關于加強網絡文化市場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嚴禁借‘網紅兒童’牟利”,此舉不失為在兒童和網絡之間增加了一堵防“火”墻。希望各位家長能真正明白這堵墻對于孩子的保護。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