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后,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試驗基地內,176份海水稻(耐鹽堿水稻)長勢良好,陸續(xù)進入乳熟期,等待著收割。這是該中心從海南南繁基地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挑選出的優(yōu)良材料,今年將首次在全國五大典型鹽堿地試種。
說到青島海水稻,不得不提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袁隆平于2016年10月結緣青島國際院士港,擔任青島海水稻研發(fā)中心首席科學家。袁隆平院士團隊通過雜交育種技術和常規(guī)育種方法,結合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對水稻耐鹽、耐堿、抗病、優(yōu)質、高產等多種基因進行聚合,選育出新型耐鹽堿水稻。
鹽堿地是繁育水稻的天然克星。由于鹽堿地所含鹽分過高,影響植物正常生長,被視為“農業(yè)荒漠”。
“為了檢驗這176份海水稻材料在不同地質條件下的最終產量和品質,我們會在全國主要鹽堿地進行重點測試,爭取2018年能夠拿出不低于一個可以在全國大范圍推廣、經過國家審定的品種。”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副主任張國棟表示。
經過前期調研,我國15億畝鹽堿地當中,大約有2到3億畝有改良成農田的潛力,這些土地大致分布在五大類型鹽堿地地區(qū),其中包括新疆的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東北的蘇打凍土鹽堿地、黃河三角洲地區(qū),以青島城陽上馬為代表的全國小流域鹽堿地類型和南泥灣次生鹽堿化鹽堿地等類型。“在不同的氣候區(qū)、不同類型的鹽堿地上建立示范種植推廣基地,東北、新疆和青島城陽等五大試驗基地已基本具備建設條件,將于近期展開建設,這代表了全國大部分有開發(fā)利用價值的鹽堿地類型。”張國棟說。
青島海水稻研發(fā)中心選育的176份有潛力的耐鹽堿雜交水稻材料,將分別在城陽區(qū)、新疆岳普湖、東北地區(qū)、延安南泥灣、東營、江浙沿海等地配套四維改良技術進行試驗示范。此次針對不同類型的耐鹽堿水稻試驗示范試種,將重點針對耐鹽堿水稻材料的抗性(耐鹽堿性、抗旱性、抗病性)、生育期、產量、品質、災害適應能力及區(qū)域適應能力的相關指標進行測試和脅迫實驗,進一步判定耐鹽堿水稻材料的適應性,初步篩選適合區(qū)域的新品種系,為新品種的審定推廣提供科學的數(shù)據支撐,加快新品種選育進程,提高成果轉化率。
“海水稻如果擴大到1億畝,按最低產量畝產300公斤計算,每年可增產300億公斤,可以多養(yǎng)活8000萬人口,相當于一個湖南省的年糧食總產量。”袁隆平說。
一個新品種的選育往往需要8—10代,在北方受光熱資源條件的限制,一年種一季,選育一個品種往往需要8—10年,海南三亞位于北緯15—18度之間,10月份到次年5月份為旱季,光熱條件能夠讓作物再種一季,這就是南繁加代。目前,青島海水稻正在三亞南繁基地內進行材料擴繁、水稻加代育種等工作,結束后將進行播種。
令人欣喜的是,去年9月,在袁隆平院士團隊努力下,青島海水稻迎來收獲。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在白泥地公園的試驗基地內,來自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現(xiàn)場對300多個小面積試種、并采用千分之六鹽度半海水全生育周期灌溉的耐鹽堿雜交水稻材料進行評測,獲得1個畝產潛力在600千克以上的耐鹽堿水稻材料,另外3個畝產潛力也均在400千克以上。
張國棟表示,耐鹽堿水稻大規(guī)模推廣后,對于鹽堿地開發(fā)利用,守住中國耕地18億畝紅線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同時,我國大量的咸水資源也得以利用,可有效緩解淡水資源緊缺。這對于保障我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促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緩解耕地紅線壓力,都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