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大鈔、手辦、零食……這些都是你可以在地鐵上找到的“寶物”?最近,“地鐵尋寶”游戲在北上廣深等城市走紅,網友們將一些小物品放在袋子里,然后藏匿在地鐵的多個角落,再通過社交平臺發(fā)布視頻及文字線索,其他網友可以根據線索進行“尋寶”。(9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
據媒體調查,該活動變體自一位手工博主發(fā)起的“遺失的Airpods”活動,其將燒制的一批無線藍牙耳機彩陶制品,隨機散落在地鐵各個角落,等待有緣人前去尋找,起初在北京風靡一時。這一活動在社交平臺引發(fā)關注后不久,全國多地網友爭先恐后效仿,并將其延伸成投放發(fā)夾、手鏈、項鏈、掛件等小禮物的“地鐵尋寶”活動,掀起一股社交熱潮。
這樣的“地鐵尋寶”引發(fā)少數(shù)網友的點贊,有人認為這傳遞了快樂和溫暖,也有人表示,享受了與禮物不期而遇的驚喜,感受到了城市友好、浪漫又有趣的氛圍。但現(xiàn)實中的“尋寶”,遠非看上去那么“有趣”。有記者根據網上線索“尋寶”,結果徒勞無獲,原因很簡單,即游戲一方面真實性存疑,另一方面拼的是“玩家”的速度,先到先得。
更重要的是,與所獲得的“驚喜”相比,“地鐵尋寶”將公共安全置于不可預計的風險之中。一段時間以來,不少人爭相參與體驗,有好奇心理使然,與社交平臺滿屏的尋寶攻略也不無關系??纱罅咳肆饔咳氲罔F站“藏寶”“尋寶”,勢必影響地鐵正常運營秩序,給工作人員增添不必要的負擔,還可能引發(fā)不必要的麻煩,包括所謂的“寶藏”被誤認為來歷不明的物品引發(fā)恐慌、被當作乘客遺失物品進行失物登記、被當作廢棄物品增加清潔人員的工作量等。且物品的藏匿位置都是地鐵的固定設施,例如垃圾桶、消火栓,或者是取票機底下、背后的空隙等,盲目尋找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面對諸如此類的風險,一眾“藏寶者”或不知情,或不在意,自顧自發(fā)帖召集“有緣人”,甚至他們中不少是售賣手工作品等的商家,通過發(fā)起活動來引流,本就是“尋寶”利益鏈的一環(huán)。而對于各大平臺來說,類似的熱門話題也已成為一串誘人的流量密碼,為了所謂的高點擊、活躍度,他們多數(shù)時候也失去了從嚴審核的動力,甚至“鋌而走險”將一些話題熱度較高的“尋寶”帖子推薦至首頁。
需要追問的是,隨心所欲“藏寶尋寶”難道無需擔責嗎?對“藏寶者”而言,互聯(lián)網不是法外飛地,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須負責。倘若這里面還摻雜了其他“利益考量”,比如為自家生意引流等,更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平臺來說,發(fā)布審核與提醒義務不可推卸。根據民法典、電子商務法等法律規(guī)定,平臺應當對包含危險行為或不安全因素的內容添加明顯的安全提示,對明顯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內容及時刪除。為了流量而推薦、引流存在安全隱患的活動,本身就是監(jiān)督管理失范。
置于眼前的問題是,倘若不對“地鐵尋寶”加以干預,很可能會產生破窗效應,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針對“地鐵尋寶”這一管理新課題,地鐵部門已嚴正聲明,從運營安全以及乘客自身安全考慮,絕不提倡在軌道交通范圍內開展“尋寶”游戲。相關部門也要積極介入,及時將其列入日常監(jiān)管范疇,明確各方主體的責任,同時引導廣大用戶提高甄別能力,自覺維護公共安全,共同澆滅這團“不安全”的社交虛火。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