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新區(qū)華陽街道某教育咨詢公司在網絡平臺上開設公務員考試課程培訓直播,其在廣告中宣稱:“國考、省考一次上岸,趕緊上車。”近日,四川天府新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根據(jù)《廣告法》相關規(guī)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并給予罰款20000元的處罰。(2月25日《華西都市報》)
眼下,就業(yè)形勢十分嚴峻,公務員考試的熱度年年高漲,公務員考試課程培訓也非?;鸨9寂嘤枡C構“國考、省考一次上岸”的廣告,確實比較誘人。然而,如此忽悠廣大考生的虛假宣傳,盯的卻是考生口袋里的鈔票,不僅是違法行為,也嚴重損害了考生利益。筆者認為,公考培訓必須依法規(guī)范,虛假宣傳夸大培訓效果的亂象,只會給考生帶來更多焦慮,應當予以嚴厲打擊,以切實保護廣大考生的合法利益。
不可否認,公考培訓機構為考生提供相對專業(yè)的課程培訓,迎合了市場的需求,或多或少可以幫助考生提高公考成績。這也是許多考生在考前參加課程培訓的主要原因。但是,想通過培訓就能“國考、省考一次上岸”僅是小概率事件,而且還要經過自身的刻苦努力,不可能依靠“躺平”式培訓就能輕松地“一次上岸”。成都這家教育咨詢公司在課程培訓廣告中,除了宣稱“國考、省考一次上岸”外,還有“公務員一次上岸精品課”等夸張用語,完全是為了忽悠一部分“病急亂投醫(yī)”的考生報名罷了。
據(jù)了解,這家教育咨詢公司“××公考”賬號,在社交平臺上已有20余萬粉絲,發(fā)布的視頻每條有幾百甚至上千點贊數(shù)。而這些數(shù)字背后,是一個個含辛茹苦、期盼公考“上岸”的考生。他們購買售價幾百元不等的課程,至于實際效果如何,或許誰也說不清。其實,公考培訓的實際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比如公開培訓機構師資力量、考生個人學習習慣等,都會影響最終考試結果。如果真有考生沒有“一次上岸”后,找培訓機構理論,培訓機構則可以拿出一兩個“一次上岸”的成功例子,以考生自己沒有真正努力為借口,將責任推得一干二凈。考生維權無門,只得自認倒霉,培訓機構則賺得盆滿缽滿。
“國考省考一次上岸”的夸大宣傳,也給一部分屢考屢敗、屢敗屢考的考生帶來了更多的焦慮。為了能夠盡快公考成功,就可能被忽悠而報名培訓。我國《廣告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教育、培訓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一)對升學、通過考試、獲得學位學歷或者合格證書,或者對教育、培訓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第五十八條則明確了法律責任以及相應的處罰措施。“國考省考一次上岸”的夸大宣傳,明顯違反《廣告法》,剝奪了廣大考生的知情權。對此,市場監(jiān)管部門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并給予罰款20000元的處罰,于法有據(jù)。
這家教育咨詢公司被處罰,也是咎由自取。公考培訓機構亂象必須遏制。一方面,各地市場監(jiān)管等部門應當聚焦網絡直播、培訓輔導等,對違規(guī)違法亂象重拳出擊,依法予以嚴厲打擊,切實維護考生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廣大考生也要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相信虛假宣傳而上當受騙。這樣,才能倒逼公考培訓機構依法規(guī)范課程培訓,營造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和消費環(huán)境。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