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時,又見團圓情。10月6日,“梅姨拐童案”中的又一名失蹤兒童李成青,在廣州警方的協助下與親生父母首次相見,一家人時隔16年后再次團聚。(10月8日 紅星新聞)
新聞一發(fā)布,評論區(qū)里首先涌現著祝福與喜悅之情,接著評論區(qū)開始了“梅姨案”以及“買家怎么判”的熱烈討論。但是,筆者認為,大家好像忽略了一個主體,這個主體便是這個新聞的主角。
被拐兒童找到后就“圓滿”了嗎?筆者在類似新聞事件里發(fā)現,激動的都只是被拐兒童的親身父母,對于被拐兒童而言,他們都是非常茫然的,很多小孩在還沒記事的時候就被拐賣了,他們一直都以為自己的養(yǎng)父母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所以在被親生父母找到后,心理上可能會出現問題,他們要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家庭,盡管那是至親的家人。這也使他們陷入了艱難的選擇中,他們不知道是該跟自己的親生父母生活,還是應該繼續(xù)留在養(yǎng)父母的身邊。
找回被拐兒童,當然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但是在大團圓的背后,隱藏著一些看不見的傷害。小孩是個體不是物品,所以在對待歸屬問題上,不只是物歸原主這么簡單。有些被拐兒童對養(yǎng)父母的依賴之情,甚至比親生父母要深得多,而且每個人對自己長期生活的環(huán)境和身邊人都是有情感的,要接受一個新的環(huán)境是需要時間和陪伴的,更何況是對于小孩來說。
所以,在找回被拐兒童后,我們應該多考慮小孩的心理健康,在激動興奮之余,應該多關注小孩的日常行為舉止,因為小孩還有很多的困擾與情感是說不出口的,比如,有些被拐小孩會感到兩面為難,在親生父母這邊,小孩對于他們熾熱的親情感到陌生,在養(yǎng)父母這邊,因買賣兒童事件而產生隔閡。對于這種情況,寄望于他們親口說出,不如以陪伴為主,多關注小孩的日常細節(jié),并進行心理干預,如果有必要,也可以給孩子請專業(yè)心理醫(yī)生。
被拐兒童的親生父母,不能只沉浸于找到小孩的喜悅之中,我們不能只關注于“梅姨”是否落網和“買家怎么判”的問題上,還應關注被拐兒童的心理輔導問題。
關鍵詞: 被拐兒童 親生家庭 成長環(huán)境 心理健康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