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wǎng)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古玩收藏暗藏大套路 入手之前謹防“套路拍”陷阱
2021-07-22 14:40:38來源: 南方都市報

地處高檔寫字樓,有正規(guī)合同、專業(yè)鑒寶師、權威鑒定報告以及海外拍賣分會場,一切看起來是那么“高大上”的公司。殊不知,背后隱藏的卻是驚人騙局。近日,廣州市白云區(qū)人民法院公開一起相關案件。

冒充古董、藏品拍賣中介

使用話術設下“古董迷局”

2019年起,被告人舒某某、趙某某、蘇某某等十五人受雇于禹某、陳某等人,先后入職某尚文化公司,冒充古董、藏品拍賣中介,使用統(tǒng)一話術模式,以幫助被害人拍賣古董為由,收取各種名目的費用,詐騙被害人的錢款。

 

話術單。通訊員供圖

2020年4月,某尚文化公司搬遷至某銘大廈,變更公司名稱為鼎某文化公司,并以上述相同手段繼續(xù)實施詐騙。宋某、黃某、孫某等十一人又先后來到鼎某文化公司幫助實施上述詐騙行為。

其中,王某為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劉某、唐某某、鄧某某為公司市場部的總監(jiān);吳某某為公司的股東,持有1%的股份,并負責管理公司后勤,收集客戶信息;李某某冒充鑒定師;舒某某、趙某某、張某等二十人為公司市場部的業(yè)務員。

詐騙金額達210萬余元

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

根據(jù)現(xiàn)有被害人提交的報案材料、轉賬記錄和收據(jù),統(tǒng)計全案被害人共73人,詐騙金額達人民幣210余萬元。

利用被害人想將手里的藏品賣出高價的心理,讓被害人相信自己的藏品可以順利賣出百萬、千萬的價格,一步步套取被害人信任,引誘被害人不斷投錢,在被騙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26名被告人分獲四年至九個月二十日有期徒刑

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等二十六人結伙詐騙他人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

法院依法判決:王某等二十六人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至九個月二十日不等,并處罰金三萬元到二千元不等;同時,責令上述二十六名被告人在60萬元至2000元范圍內退賠給本案被害人。

在高端酒店舉辦私下交易會

聘請外籍人士冒充買家

本案中的古玩詐騙常規(guī)操作主要分為四步,第一步包裝一家公司,營造“權威”聲勢。制作精美的官方網(wǎng)站。辦公場所裝修豪華,內設洽談室、專家室等功能室,甚至展廳還設有3D全息投影;網(wǎng)站上虛假宣傳稱該公司與多家知名媒體合作。

第二步是確定目標對象。“業(yè)務員”會電話回訪已經(jīng)登記的事主、核實藏品情況并添加微信。然后通過微信,以夸大藏品價值的方式不斷誘導被害人將藏品帶到或郵寄到公司進行鑒定。

第三步騙取事主信任。當事主將藏品帶到公司以后,公司的鑒定“專家”就會給事主的藏品作出“專業(yè)”意見,一番故弄玄虛之后,即使普普通通的藏品也能估出少則十幾萬,多則上百萬的價值,讓事主自認為可以一夜暴富。

第四步虛構交易會場。誘導事主將藏品放置在公司,由公司推廣、拍賣并以此收取各類費用。

為了打消事主疑慮,犯罪分子還會通過在高端酒店舉辦私下交易會,直接聘請外籍人士冒充買家,謊稱藏品已被外國買家看中,但要辦理藏品出關、備案手續(xù)方可成交為由,騙取受害人支付高額服務費用。

騙術不斷升級

揭秘古玩詐騙新特點

據(jù)法官介紹,古玩詐騙具有以下新特點。

第一,騙術不斷升級。古董拍賣類電信詐騙是近年來新起的詐騙手段,在廣東、浙江、湖南、河北、貴州等地均有出現(xiàn)。

真正權威專業(yè)的文物鑒定機構其實屈指可數(shù),且這一行業(yè)專業(yè)性極強,因此近年來電信詐騙分子在不斷翻新花樣過程中,抓住某些藏家對古玩一知半解卻又希望“一夜暴富”的心態(tài),衍生出了以鑒定、拍賣古玩為名的電信詐騙手法。

第二,公司頻繁變更。此類詐騙團伙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當騙局已經(jīng)進行了幾個月,事主們紛紛開始警覺的時候,他們就以一招“金蟬脫殼”,整個公司搬離,更換名稱、搬遷經(jīng)營場所重新開始。

第三,危害涉及面廣。一方面,被騙人數(shù)多,數(shù)額大,這是電信詐騙案件的特點,本案所涉被害人73人,詐騙數(shù)額達210萬;另一方面,有部分被害人是因為家庭成員生病或生意困難急需資金,故將家里所收藏古董拿來拍賣,但古董沒拍賣成還被詐騙,這對被害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要選擇正規(guī)平臺交易

對藏品價值有理性認知

法官提醒廣大讀者,古玩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一看資質,要選擇正規(guī)交易平臺;二看估價,要對藏品價值有理性認知;三看收費,要理性支付前期費用。

《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yè)自律公約》第十條規(guī)定,不于拍賣前向委托人收取任何費用。

如果平臺以展覽費、檢測費、出關費等各種名目收取前期服務費,一定要理性消費,切勿因輕信藏品會高價拍賣,而不在乎幾千幾萬元的服務費,從而落入騙子圈套。

如果真的喜歡古玩收藏,一定要多學多聽多看,一定要擦亮雙眼,謹防“套路拍”陷阱!

關鍵詞: 古玩收藏 套路拍 新陷阱 古董騙局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qū)飄起幸?!澳晡秲骸? /></a></li>
                                                    <li><a href=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wǎng)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