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興趣班變成鄙視鏈 最后受苦受難的只有孩子
2020-09-09 10:25:45來源: 廣州日報

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記者采訪發(fā)現,如今部分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愿優(yōu)先,甚至還出現了越“冷門”越“燒錢”越“高貴”這樣的興趣班“鄙視鏈”。

興趣班原本是“加分項”,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yǎng)興趣的重要渠道。但部分變異的興趣班、繁重的課外培訓,過度擠占時間、耗費精力,再加上較重的學業(yè)負擔,讓不少孩子苦不堪言。而孩子的興趣班仿佛成了父母眼界、能力的體現,一些家長陷入“角逐”中,也深受其累。捫心自問,興趣班、補習班,究竟是孩子需要,還是父母需要?也許,不乏有的孩子對此類興趣班真感興趣,但恐怕更多還是家長的“升學小心思”以及攀比、虛榮、焦慮等心態(tài)驅動下的非理性消費。

為何會這樣?筆者認為,其中不乏一些認知誤區(qū):一是認為物以稀為貴,貴的就必然是好的,因此在選擇興趣班時也傾向于越冷門越好;二是認為只要砸錢、花昂貴費用報班,就是對孩子好,就能獲得高回報。實則不然,此前“家長花23萬報輔導班,孩子物理卻只考2分”的新聞就是一個鮮活案例。要看到,每個孩子的學習興趣、基礎、能力與需求各不相同,但時間與精力都是有限的,對孩子而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且從經濟理性上看,父母用金錢投資孩子的未來,也必然看重回報率、性價比,那么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就極為重要。就此來說,家長更應懂得適配,根據自己孩子的興趣、意愿、稟賦挑選與孩子適配的課程。盲目隨大流、非其所愿的興趣班,不僅不能為孩子助跑、加分,還很有可能會讓精力與金錢打水漂。

就此而言,“攀比型”興趣培養(yǎng),亟待回歸理性。興趣班說到底是“興趣”,講究的是孩子自己的意愿和選擇。家長不妨試著把選擇權還給孩子,因為學習的主體終究是他們。(張冬梅)

關鍵詞: 興趣班 鄙視鏈 認知誤區(qū)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