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wǎng)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90后小伙傳承非遺工藝 宮廷手藝在淘寶煥發(fā)新生機
2020-09-08 13:56:44來源: i黑馬

從內(nèi)蒙古樺樹皮制品、海南椰雕、新疆錫伯族刺繡,到福建漳州木板年畫、西藏藏族唐卡,云南普洱,“現(xiàn)代化”的淘寶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耳熟能詳?shù)?ldquo;非遺”傳統(tǒng)手工藝。數(shù)據(jù)顯示,有近5成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入駐淘寶平臺,并完成了電商時代工藝和運營的雙重探索。90后河北小伙劉超就帶著傳承自祖輩的花絲鑲嵌手藝在淘寶上找到了“第二春”。

傳承三代的國家級非遺手藝

劉超是如今為數(shù)不多的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 花絲鑲嵌技術(shù)的傳承人之一。他的這門手藝,是祖上三輩流傳下來的。

56年前,劉超的外公李玉成跟著從宮廷流落到民間的老手藝人學習“花絲鑲嵌”手藝。56年過去了,宮廷手藝成為了國家級非遺項目。在劉超家,這門手藝也從外公、母親一路傳到了他的手上。

花絲鑲嵌是將火燒后變軟的金條、銀條進行拉絲、攢活、掐絲、堆壘等。頭發(fā)絲般細的花絲在火中塑形,對制作工藝要求很高,有時火稍微大一點花絲就會斷掉。一件做了1個多月的作品,可能因為一點沒注意到,就前功盡棄。為此,劉超每天至少練習10個小時。冬天水涼,免不了凍手;點火加工時又燙得不行,手上新增不少被火星燙傷的疤;還有拉口子、酸腐蝕、扎刺……

雖然也曾有過猶豫和退縮,但劉超說:“真做了花絲鑲嵌后,就也不想做別的了。我不想讓這門手藝在我這一代失傳。”

在淘寶等全中國的客人

90年出生的他是看著家人做花絲鑲嵌長大的,也見證了這門手藝從風光到漸漸沒落。

“在我外公和媽媽那輩,花絲鑲嵌大概興盛了十年,那時候我外公還管著500人的車間。”回憶起當年外公的風光,劉超很是自豪??墒堑胶髞?,花絲鑲嵌工藝品就沒那么好賣了。

劉超和家人一起開始帶著花絲鑲嵌的工藝品跑遍了全國。各類跳蚤市場、珠寶集市和古玩市場都是他們擺地攤的場地。守在小攤子上,劉超只能靠運氣等來一些對花絲鑲嵌感興趣的人。小小一平米的地方,往那一坐一整天可能也等不來一個客人。趕上天下雨,租地攤也就等于賠了,基本沒什么人。“不賣東西挺孤獨的,感覺下次都不想來了。”劉超說。

這樣慘淡的生意一直持續(xù)到了2017年。這一年,劉超受到網(wǎng)購的啟發(fā),把自家的工藝品搬上了淘寶。他才發(fā)現(xiàn),原來有很多人知道“花絲鑲嵌”這門手藝,只是不知道去哪里買。“現(xiàn)在我等的是全中國的客人吧。我挺后悔沒早點上淘寶的,這個平臺對這門技藝真的幫助很大,讓喜歡花絲鑲嵌的人能夠找到和購買自己喜歡的工藝品。”

非遺手藝在淘寶煥發(fā)新生機

現(xiàn)在,劉超的淘寶店日日都有來自天南地北的訂單,再也不愁生計。除了復制傳統(tǒng)珠寶和紫禁城金銀器工藝品為各類影視劇組服務,劉超還嘗試著用現(xiàn)代工藝和傳統(tǒng)手法相互結(jié)合,制作出更加符合年輕人喜好的產(chǎn)品來。他希望這項在淘寶上融合出來的新工藝,能做出人人都用得起、都買得起的珠寶首飾來。

淘寶上還有更多像花絲鑲嵌、滿族刺繡和椰雕這樣瀕臨失傳的民間技藝,和現(xiàn)代工藝及商業(yè)文化碰撞出火花,完成自身的升級和傳承。作為一部解讀中華文化的國民字典,淘寶高度開放,包容萬物,已經(jīng)成為非遺手藝展示文化的平臺,幫助手藝傳承人打造品牌,并觸達消費者。

關(guān)鍵詞: 90后 傳承非遺工藝 宮廷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wǎng)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