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力的鑰匙:世界稅收史》,[英]多米尼克·弗里斯比 著,劉生孝 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年11月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沒有所得稅,就不可能擁有公共教育、福利、醫(yī)療和養(yǎng)老金體系
威廉·格萊斯頓(William Gladstone)將“所得稅”稱為“財政的巨大引擎”,對近代史的影響可能超過了以往任何一項立法。
被稱為“打敗了拿破侖的稅種”的所得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并且資助美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作出了重大貢獻,從而為盟軍贏得了這場戰(zhàn)爭?,F(xiàn)在,它還是世界上所有福利國家中關鍵的資金組成部分。
沒有所得稅,我們就不可能擁有現(xiàn)在的公共教育、福利、醫(yī)療和養(yǎng)老金體系。
在美國,65%的政府收入來自所得稅;在德國,情況也是如此;在英國,這個比例是47%。所得稅使當今大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賴以生存的大國社會民主模式成為可能,正是因為有了所得稅,社會才會被設計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
人們普遍認為,英國首相小威廉·皮特是將所得稅帶到我們世界的人,他于1799年將所得稅引入英國。但是,在他之前,世界上就有過很多這樣的例子。荷蘭共和國曾在1674年和1715年嘗試過。法國人在革命后的1793年也試圖引入它,而荷蘭人在1796年再次引入。
還有一個例子,比皮特早了大約400年。在1404年1月的議會上,亨利四世獲準征收一種一次性的所得稅,條件是這種稅不應成為先例。為了不讓后人知道,國庫或財政部中沒有保存任何證據(jù),所有檔案都被燒毀了。當時的編年史學家托馬斯·沃爾辛厄姆在他的《圣公會史》中稱,這種稅收“令人煩惱且負擔沉重”,但并沒有多說。雖然他知道細節(jié),但他沒有提到籌集的金額,也沒有提到如何估稅。他說:“我本想把這些細節(jié)寫入著作中,但議會希望永遠保密?!?
《驚爆內(nèi)幕》(1999)劇照。
如今,盡管我們有巨大的想象空間,但永遠也不會知道真正的原因了。實際上,即使是1404年這個鮮為人知的稅種,也不是歷史上第一個所得稅。如我們所見,所得稅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和什一稅。
打敗了拿破侖的稅種
英格蘭在反對拿破侖和反對希特勒的戰(zhàn)爭中都提高了人均稅收,但在前者中提高的幅度更大。
——安德魯·蘭伯特(Andrew Lambert),歷史學家(2005)
1783年,威廉·皮特就任英國首相時,英國政府的年稅收收入約為1,300萬英鎊,國債為2.34億英鎊,債務利息為800萬英鎊。
10年后,英國與法國的戰(zhàn)爭爆發(fā)了,事態(tài)開始惡化。皮特在意識形態(tài)上反對法國的大革命運動,他擔心叛亂會蔓延到英國,所以下定決心要避免這種情況。為了支持其他反對革命的歐洲君主,皮特向歐洲大陸投入了大量資金,這些資金被稱為“圣喬治黃金騎兵”,因為皮特寄來的金幣上刻著圣喬治的圖像。
在1793年到1798年的5年間,皮特所有的國家支出幾乎都來自貸款。到1798年時,國家債務已達4.13億英鎊,每年應付的利息也增加了一倍多。銀行家內(nèi)森·梅耶·羅斯柴爾德(Nathan Mayer Rothschild)就是借錢給英國的人之一,他后來成為世界首富。情況危急。英格蘭銀行最初按季度用黃金和白銀支付利息。但是,隨著利息的增加,銀行開始使用紙幣來支付,隨后發(fā)行了越來越多的小面額紙幣。
托馬斯·潘恩(Thomas Paine)說:“如果受到考驗,銀行連半便士的錢都掏不出來……整個資金系統(tǒng)就懸在這根細枝上?!辟F金屬作為金塊的價值超過了其作為貨幣的面值,因此,許多人開始熔化硬幣并將金塊出口到歐洲大陸。英格蘭銀行意識到自己的金銀儲備即將耗盡,于是找到皮特,要求他通過一項法案,使其不再需要用金銀兌換紙幣。這樣一來,英國的貨幣變得不可兌換,實際上放棄了金本位制。
結(jié)果,在整個戰(zhàn)爭過程中,通貨膨脹以“英國公民生活中前所未有的速度”表現(xiàn)出來。面包、肉和啤酒的價格上漲了50%以上,奶制品上漲了75%,鹽上漲了270%,租金上漲了76%。然而,民眾的工資卻基本保持不變。這樣,普通人就為貨幣貶值付出了代價。由于1801年至1802年糧食歉收,通貨膨脹引發(fā)了騷亂。在債臺高筑和頻繁印鈔的緊張財政背景下,皮特于1799年開始征收所得稅。當時,海軍發(fā)生了兵變,而陸軍正在挨餓,他需要“幫助和捐獻來進行這場戰(zhàn)爭”。
當時,關于政府的說法是:“無論你在哪里看到一個物體,政府都要對它征稅!”?馬車、貨車、農(nóng)用貨車和手推車都要繳稅甚至對男仆也征稅。征稅對象還包括磚、玻璃、窗戶和墻紙以及拉車的馬、騎行的馬、比賽的馬和狩獵活動。1795年,皮特開始對發(fā)粉?征稅;1796年,對狗主人征稅;1797年,對鐘表征稅;1798年,對盾徽征稅,包括在馬車、印章、圖章戒指或個人身上的盾徽。
隨后,皮特提出了3倍估價稅法,這意味著你必須繳納估稅金額3到5倍的稅款。因此,如果你欠20英鎊,你必須繳納60英鎊?;蛘?,你可以申報你的年收入,并上繳其中的10%。政府原本希望這項稅收每年能籌集到1,000萬英鎊,但事實上卻比預期少了40%。皮特抱怨“可恥的避稅”和“可恥的騙稅”,但其實是他的稅制設計錯了。
讓稅收大行其道:從源課稅
1802年和平時期,皮特的繼任者亨利·阿丁頓(Henry Addington)廢除了所得稅。但一年后,當英國與法國恢復敵對狀態(tài)時,所得稅很快又卷土重來。這一次,阿丁頓做了一些根本性的改變。
人們之所以反對皮特征收所得稅,主要原因是所得稅侵擾了人們的私生活。阿丁頓用兩個主要目標重新定義了整個計劃:避免入侵和避免欺詐。他制定了5種稅率表,在一定程度上,這些稅率表至今仍然存在。阿丁頓的偉大創(chuàng)新就是從源課稅。在皮特的制度下,納稅人有責任繳納稅款。但按照阿丁頓的規(guī)則,稅收在收入產(chǎn)生時就應該繳納了。銀行繳納利息稅,并在支付給債券持有人之前將其扣除。銀行在將公司的股息匯給股東前扣除了股息稅。從財政收入中支付的工資和養(yǎng)老金也從源課稅——從源課稅最終在20世紀下半葉蔓延到更廣泛的就業(yè)領域中,現(xiàn)在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都是這樣。
《瘋狂動物城》(2016)劇照。
雖然人們對阿丁頓的稅收政策怨聲載道,但它在皮特的稅收政策失敗的地方取得了成功。盡管最高稅率只有5%(一開始),相較于皮特的10%,阿丁頓的政策總體上多籌集了50%的資金。鑒于阿丁頓的稅收制度運行得如此之好,他在許多方面應該被視為現(xiàn)代所得稅的創(chuàng)始者,雖然他也許需要用皮特的失敗來為自己指明道路。
1816年,滑鐵盧戰(zhàn)役一年后,英法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jié)束,政府共收到了379份反對所得稅的請愿書。盡管財政大臣想保留所得稅,但下議院投票反對,所以該稅種再次被廢除了——緊接著是“持續(xù)了好幾分鐘”的“雷鳴般的掌聲”。所得稅帶來的對隱私的侵犯是如此的令人厭惡,以至于所有的檔案都被切成碎片并制成紙漿,財政大臣還當眾燒掉了一部分檔案。然而,檔案的副本早已送到了王室財務紀事官那里。而且,由于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的原因,這些副本從未被銷毀。更重要的是,沒人會忘記所得稅已被證明是提高稅收收入的一種切實可行的手段,政府當然更不會銷毀檔案。
《拿破侖戰(zhàn)爭》(2002)劇照。
戰(zhàn)爭的真正代價:永久的債務
沒有什么比龐大的稅收體系和巨大的國家債務更能在這個國家造成死亡般的麻木。
——威廉·科貝特(William Cobbett),宣傳冊制作人(1763—1835)
拿破侖戰(zhàn)爭使英國的國家債務增加了6億多英鎊。它的花費是前四次戰(zhàn)爭總和的3倍。所得稅的引入確實減少了政府對貸款的依賴,但仍然有超過一半的政府支出是通過舉債來實現(xiàn)的。
1853年,英國首相威廉·格萊斯頓試圖辯稱:“如果早前就有足夠的決心來征收所得稅,那么我們現(xiàn)在的債務就不會存在了?!彼Q,“債務累積給這個國家?guī)淼木薮筘摀途薮笪:Α北緛硎强梢员苊獾?,并提供了可靠的?shù)據(jù)來支持他的論點。
《肖申克的救贖》(1994)劇照。
但是,如果納稅人能直觀地、即時地感受到這場戰(zhàn)爭的代價,那么它就不可能發(fā)生。僅靠稅收不足以覆蓋這巨大的成本,因為有錢有產(chǎn)的階級不會支持征稅,而中產(chǎn)階級和窮人沒有能力繳稅。其實,格萊斯頓本人將稅收視為對戰(zhàn)爭的一種制約。“政府的收入有限,卻必須年復一年地應付戰(zhàn)爭所需的開支,這對于戰(zhàn)爭來說是一種有益的制約。這種制約能讓政府思考稅收存在的意義,并讓他們權(quán)衡預期利益的成本?!闭畟鶆蘸头艞壗鸨疚恢茙椭鉀Q了危機,并掩蓋了真正的成本。它們和所得稅一起,為英國人贏得了戰(zhàn)爭。
頗為諷刺的是,法國在這段時間里仍然使用正統(tǒng)的復本位制。由于革命前的肆意揮霍,法國失去了信譽。英國在財政廉潔方面有更好的紀錄,且英國議會有一個公開的預算程序,這意味著英國能以低得多的利率借款,同時還可以征收通貨膨脹稅。威廉·科貝特寫了一本名為《紙幣對黃金》的書來抨擊這種手法,并強調(diào)了健全的金本位貨幣的必要性。后來,他因為批評政府而身陷囹圄。
舉債容易,戰(zhàn)爭也就不難了。亞當·斯密早在半個世紀以前就提出了與格萊斯頓類似的觀點:“通過貸款來籌集軍費的制度,是對民眾進行了大規(guī)模、系統(tǒng)性、持續(xù)性的欺騙。這樣的做法貽害無窮,因為人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但是,為了讓科貝特和其他批評者噤聲,政府對出版物、宣傳冊、宣傳內(nèi)容及其印刷紙張征收了更高的稅費。這些出版物的目標讀者是勞動人民,但重稅使它們的價格,尤其是在各省,超出了目標讀者的承受能力。這些被稱為“知識稅”。
拿破侖戰(zhàn)爭的債務和應付的利息實際上給英國人民帶來了長期和巨大的負擔,給接下來的50年帶來了巨大的困難。19世紀上半葉,工人階級的處境和以往一樣糟糕。迪斯雷利(Disraeli)宣稱,當時英國的農(nóng)奴比諾曼征服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多。在研究工業(yè)革命對工人階級的影響時,社會歷史學家約翰和芭芭拉·哈蒙德計算出,一個收入為22英鎊的工人在生活必需品上支付了11英鎊的間接稅。難怪那么多人逃到美國去尋找更好的機會。19世紀制造業(yè)重鎮(zhèn)的經(jīng)濟發(fā)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從而減輕了民眾負擔。但是,如果沒有皮特的債務,該世紀早期的貧困會減少多少呢?
當威廉·皮特于1806年去世時,人們發(fā)現(xiàn)他自己也有超過4萬英鎊的債務,他的仆人們多年來一直在偷他的東西。他對自己的財務狀況和對國家的財政管理一樣粗心大意。
1842年,所得稅剛被廢除不到26年,羅伯特·皮爾爵士的第一個預算報告中就再次提到了所得稅。
皮爾面臨著兩個緊迫問題:一是英國經(jīng)濟衰退,二是上屆政府增加了750萬英鎊的預算赤字。皮爾認為,英國需要更多的稅收來產(chǎn)生更大的收入,他的解決方案是恢復所得稅,稅率為3%。這是一項臨時措施,一旦政府實現(xiàn)收入平衡,所得稅就會立即撤銷。如今175年過去了,我們?nèi)栽诘却蜂N的那一天。
《肖申克的救贖》(1994)劇照。
所得稅的效力決定了它是否會被廢除。即使對皮爾來說,這項稅收也比預期多帶來了50%的收入。威廉·格萊斯頓于1853年成為英國財政大臣,當時他也決心廢除所得稅,但高額的國債讓他別無選擇。格萊斯頓不喜歡所得稅。他說:“它所需的私人財產(chǎn)調(diào)查是最嚴重的劣勢之一,而它所引發(fā)的欺詐行為是一種無法形容的罪惡?!钡?,他還是屈服了。1854年的克里米亞戰(zhàn)爭使局勢惡化,到1860年時,政府更加依賴稅收。格萊斯頓說:“要是我們的開支能繼續(xù)保持不變,或者在1853年以前的25年里僅以緩慢而難以察覺的速度增長,那我們現(xiàn)在就可以省掉所得稅了?!?
在1871年的大選中,格萊斯頓和迪斯雷利都反對征收所得稅。迪斯雷利獲勝了,但所得稅卻保留了下來。格萊斯頓認為,“公共支出”和政府“放棄節(jié)儉精神”是所得稅得以保留的罪魁禍首。
1875年,所得稅成為永久性稅收。
本文節(jié)選自《權(quán)力的鑰匙:世界稅收史》,部分小標題為摘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獲得出版社授權(quán)刊發(fā)。
作者/[英]多米尼克·弗里斯比
摘編/何也
編輯/何安安
校對/劉軍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wǎng) |環(huán)球周刊網(wǎng) |中國創(chuàng)投網(wǎng) |教體產(chǎn)業(yè)網(wǎng) |中國商界網(wǎng) |萬能百科 |薄荷網(wǎng) |資訊_時尚網(wǎng) |連州財經(jīng)網(wǎng)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wǎng)河南 |網(wǎng)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wǎng) |勵普網(wǎng)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wǎng)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jīng)網(wǎng) |深圳熱線 |財報網(wǎng) |財報網(wǎng) |財報網(wǎng) |咕嚕財經(jīng)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jīng)濟網(wǎng) |中原網(wǎng)視臺 |財經(jīng)產(chǎn)業(yè)網(wǎng) |全球經(jīng)濟網(wǎng) |消費導報網(wǎng) |外貿(mào)網(wǎng) |重播網(wǎng) |國際財經(jīng)網(wǎng) |星島中文網(wǎng)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wǎng)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wǎng) |佳人網(wǎng) |稅法網(wǎng) |法務網(wǎng)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wǎng) |聚焦網(wǎng) |參考網(wǎng) |熱點網(wǎng) |焦點網(wǎng)
亞洲資本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wǎng)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