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深圳市民王女士向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投訴稱,她和朋友在外就餐結賬時發(fā)現每份餐具被收取了3元錢。從餐具費到餐位費,從茶水費到醬料費,記者調查發(fā)現,餐飲行業(yè)存在各式各樣的隱性消費,點餐時店家不主動告知需要收費,結賬時卻計入賬單。(見9月25日《法治日報》)
事先不告知,事后須埋單,這樣的隱性消費在餐飲行業(yè)由來已久。餐位費、紙巾費、茶水費、服務費、烤盤費等套路,讓人防不勝防,甚至餐桌上的一壺白開水,都可能在結賬時被告知“收費10元”。用消費者的話說,“只要幾個人一坐下,啥也沒點就已經消費了幾十元”。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價格法》相關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經營者銷售、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明碼標價,注明商品的品名、產地、規(guī)格、等級、計價單位、價格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情況;經營者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等等。隱性消費顯然與這些規(guī)定相違背。
現實生活中,不少消費者面對商家的隱性消費套路大都選擇隱忍。有的認為隱性消費比較普遍,有的覺得為了十幾元、幾十元和商家理論不值當。
對消費者來說,有時更應該“勿以權小而不維”。維權的意義,不僅在于金額本身,更是要表明拒絕被隨意侵權的態(tài)度,讓商家不敢“店大欺客”。從以往消費者的維權成功經歷來看,只要指出隱性消費的違規(guī)之處,據理力爭,商家往往都能免除這筆費用。
此外,有關部門應加大監(jiān)管力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提高商家侵權代價。比如,有的地方的消費者委員會開通了專門投訴和解平臺,消費者在遇到消費糾紛時,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一鍵舉報——各地各部門應加強監(jiān)管手段的創(chuàng)新,打通消費維權“最后一公里”。同時,在處理隱性消費糾紛后,相關部門可以及時向社會公開典型案例和常見手段,從而對于商家起到警示震懾作用,幫助消費者識別和防范消費陷阱。
關鍵詞: 隱性消費 餐飲行業(yè) 監(jiān)管力度 茶水費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