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的一個數據中心。圖片來源:世界經濟論壇網站
數字世界的“超級倉庫”
數據中心如同數字世界的“超級倉庫”,里面不是堆積如山的貨物,而是排列整齊的服務器,日夜不停地存儲、處理和傳輸海量數據。它們的規(guī)模差異巨大,最大的數據中心面積堪比13個標準足球場,里面服務器密集排列,支撐著數百萬人同時使用云平臺。
阿聯酋《海灣新聞》網站在4月28日的報道中指出,數據中心已成為現代基礎設施的核心組成部分,與高速公路、橋梁和機場同等重要。它們支撐著電子支付、流媒體、AI、自動駕駛、網絡安全、在線游戲等數字經濟的方方面面。今天“數字原住民”習以為常的便利服務,背后都依賴這些看不見的“數字心臟”。
多項研究表明,數據中心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美國商業(yè)咨詢機構Uptime Institute于2023年發(fā)布的全球調查顯示,每投資1美元建設數據中心,就能帶動建筑、能源、IT服務等相關行業(yè)產生5—7美元的經濟效益。對數字經濟的投資不斷增長,不僅帶來了資本,還帶來了技術、專業(yè)知識和就業(yè)機會。麥肯錫在《數字基礎設施的未來》(2023)報告中指出,擁有強大數據中心的國家,在AI訓練、5G/6G、金融科技、生物技術等領域更具優(yōu)勢,數字經濟增長速度比其他地區(qū)快40%。
隨著各國對數據主權的管控日益重視,數據中心不僅是經濟引擎,更關乎國家安全。建設自主可控的數據基礎設施,能減少對外依賴,增強網絡安全和數字主權。
各國掀起數據“淘金熱”
英國《經濟學人》曾在報道中指出,就像石油曾助力全球經濟繁榮一樣,如今數據正成為新的石油——驅動全球經濟的新能源。在數字時代,世界各國競相建設數據中心,掀起數據“淘金熱”。
數據顯示,作為互聯網發(fā)源地,美國以5383個數據中心領跑全球;歐洲方面,德國(522個)和英國(512個)位居前列;作為數字經濟大國,中國目前運營著約450個數據中心且增長勢頭強勁;印度正快速崛起,現有140多個數據中心;菲律賓和巴基斯坦分別擁有25個和22個數據中心。
在數字經濟爆炸式增長的助推下,數據中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如今,全球數據中心行業(yè)的價值估計為2427.2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增加一倍多,達到5840億美元以上。英國《金融時報》預計,到2029年,這一數字甚至將達到6240億美元。
亞馬遜、谷歌、微軟和元宇宙平臺公司(Meta)等科技巨頭正在引領這一潮流,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的數量大約每5年翻一番。據估計,這些設施可以處理全球95%以上的互聯網流量,確保數十億用戶的實時連接,凸顯了數據中心在支持數字經濟方面發(fā)揮的關鍵作用。
隨著AI技術突飛猛進,科技公司正在建造AI專用超級數據中心。例如,亞馬遜的“Project Rainier”和Meta在路易斯安那州投資100億美元建造的AI中心,都旨在滿足下一代AI系統(tǒng)的算力需求。
此外,菲律賓在4月23日啟用了首個AI優(yōu)先的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VSR。這個專用數據中心與亞洲、美國和歐洲的海底電纜網絡相連,有望滿足該國和其他技術巨頭在云計算和AI領域的需求。
隨著云計算不斷普及、邊緣計算與AI技術深度融合,全球對更強大、更智能、更可持續(xù)數據中心的需求也將水漲船高。
面臨環(huán)境和監(jiān)管挑戰(zhàn)
盡管全球數據中心投資熱潮持續(xù)高漲,但該行業(yè)正面臨日益嚴峻的監(jiān)管、環(huán)境和基礎設施挑戰(zhàn),這些因素可能成為其擴張道路上的“絆腳石”。因為這些龐大的設施,也是能耗驚人的“電老虎”。
最緊迫的問題之一是能源消耗。當前,數據中心用電量已占全球總用電量的1%—1.5%。隨著AI和云服務的爆發(fā)式增長,這一數字預計將大幅攀升。雖然科技巨頭正積極投資可再生能源,并采用液冷、無水冷卻等創(chuàng)新技術,但各地政府仍面臨確保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壓力。在部分電網承壓或環(huán)保問題突出的地區(qū),新數據中心的審批甚至擱淺。
國際能源署(IEA)強調,高效節(jié)能的數據中心是數字擴張與氣候目標雙贏的關鍵。投資綠色數據中心的國家,既能推動數字經濟,又能減少碳排放,從而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
另一個主要問題是監(jiān)管復雜性。日益嚴格的數據主權法規(guī)和跨境數據流動限制,正在形成碎片化的監(jiān)管版圖。企業(yè)被要求在國境內存儲和處理數據,這不僅推高了運營成本,更催生出一個個“數據孤島”,限制了企業(yè)對更高效、更經濟全球資源的選擇。
數據中心行業(yè)也深陷地緣政治漩渦:超導體、光纖等關鍵組件的獲取已成為國家戰(zhàn)略問題,受出口管制、產業(yè)政策及供應鏈中斷等多重因素影響。
世界經濟論壇網站在報道中強調,面對全球持續(xù)增長的需求與日益復雜的建設障礙,亟須制定前瞻性、協調一致的政策框架,才能在保障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同時,充分釋放數字經濟的全部潛力。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