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旗幟財經 芳華
美國硅谷銀行光速倒閉事件剛“消停”,有著近167年歷史的全球銀行業(yè)巨頭瑞信集團又在全球金融圈扔了一枚炸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枚炸彈是從當地時間3月14日開始“引爆”的。3月14日,瑞信官網發(fā)布年度報告稱,其在2022財年和2021財年的報告程序中發(fā)現“重大缺陷”,表示未能在財務報表中設計和維持有效的風險評估,并正在采取補救措施。
此前瑞信發(fā)布的年報顯示,2022年全年集團的稅前損失為32.58億瑞郎,歸屬于股東的凈虧損為72.93億瑞郎。
72.93億瑞郎,可謂創(chuàng)下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年度虧損。
更令人沮喪的是,瑞信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表態(tài)說,他們不準備施以援手,原因是他們已經持有瑞信集團9.9%的股權,再買就超過10%,超過了監(jiān)管和法規(guī)的限制。
直到當地時間3月19日,瑞士聯邦政府宣布,瑞信將被瑞銀集團(下稱“瑞銀”)收購。這意味著,有著近167年獨立經營的瑞信宣告終結。
這筆交易也因為涉及瑞士金融業(yè)兩大支柱,成為了2008年以來歐洲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一樁銀行業(yè)收購案。
01、“不能倒”的瑞信倒了
瑞信集團成立于1856年,是一家經營個人、公司金融服務、銀行產品及退休金、保險服務的投資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是全球第五大財團、瑞士第二大的銀行,管理的財富曾超過1.5萬億美元。曾多次入選“全球系統(tǒng)重要性銀行(G-SIBs)”。
所謂“全球系統(tǒng)重要性銀行”,其實就是“大而不能倒”的銀行。之所以用“大而不能倒”來形容,是因為如果倒閉,必然引發(fā)金融領域的劇烈波動。
過去一年多以來,“大而不能倒”的瑞信一直傳言不斷。
2022年10月,澳洲廣播公司(ABC)旗下商業(yè)記者DavidTaylor根據可靠消息報道稱,一間大型投資銀行瀕臨破產。很多媒體將猜測直指瑞信。對此,瑞信拒絕評論。
曾精準對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作出預測的《窮爸爸,富爸爸》作者、華爾街企業(yè)家羅伯特·清崎曾公開表示,將遭遇破產的下一家銀行可能是瑞士信貸銀行。
而自2021年以來,瑞信便陷入供應鏈金融公司Greensill與家族理財辦公室ArchegosCapitalManagement的行業(yè)風波,據報道,瑞信將100億美元的客戶資金投資于英國金融公司Greensill,隨后該公司在比爾黃(BillHwang)家族理財室Archegos的融資交易上損失了55億美元。這一事件暴露了瑞信在管理其交易部門方面存在的更廣泛的缺陷。
2022年初,瑞信還發(fā)生了近1.8萬個瑞信客戶的賬戶信息被泄露事件。這些賬戶總共涉及3萬個人和公司實體的隱匿財富,超過了1000億瑞郎,每個賬戶平均持有750萬瑞郎。
幾個月后,瑞士最高刑事法庭對瑞信因涉嫌幫毒販洗錢一案作出裁決,瑞信成為瑞士歷史上第一家在刑事案件中被判定有罪的大型銀行。
一連串的事件導致客戶和投資者對瑞信逐漸喪失信任,就連持股瑞信時間最長的股東之一——美國投資管理公司,也因對瑞信未來的不確定,從去年10月開始削減對瑞信的敞口,現已完全清倉。如此動作自然造成大量資金流失,加劇了瑞信的困難,最終導致這家頂級瑞士銀行的聲譽日益惡化。
02、與硅谷銀行的同與不同
瑞信事件發(fā)生后,瑞信董事長阿克塞爾·萊曼緊急發(fā)言意在穩(wěn)定市場情緒,同時,他還表示:因為管理規(guī)定不同,將瑞士信貸的問題與美國硅谷銀行倒閉類比是不準確的。
盡管阿克塞爾·萊曼穩(wěn)定市場情緒的話很快就被股價表現“打臉”,但如果將瑞信問題與美國硅谷銀行倒閉類比,的確不太準確。兩家銀行確有相似之處:第一,都經歷了股價暴跌,并引發(fā)市場恐慌。第二,都遭遇了存款的大量流失。第三,都得到了政府的救助。
但兩者存在本質上差異。首先,是體量上的差異。瑞信是全球系統(tǒng)重要銀行,在規(guī)模上遠大于硅谷銀行;
其次,是資產虧損規(guī)模的差異。瑞信因債券資產虧損而產生的“未實現損失”規(guī)模很小,其中HTM和AFS資產的未實現損失分別為4000萬和1.56億瑞郎。而硅谷銀行將其持有的所有債券資產都劃入了“證券投資”科目,其中HTM資產和AFS資產的未實現損失達151.6億美元和25.3億美元。
最后,是償付能力上的差異。當前,瑞信一級普通股資本充足率(CET1)和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1%和20.0%,高于各國監(jiān)管的最低要求,在同行中也屬于較高水平。而硅谷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則存在虛高風險。
總的來說,瑞信的問題更多在于經營,相比硅谷銀行深陷的流動性困局,瑞信更難引發(fā)銀行業(yè)危機。
03、危機并沒真正過去
3月19日,在瑞士央行的主持、歐洲央行和美聯儲的見證下,瑞銀收購了瑞信。
瑞士央行(SNB)稱,這一救助將“確保金融穩(wěn)定,并保護瑞士的經濟”,其將提供大量流動性援助。然而,這卻是歐洲規(guī)模2750億美元的AT1市場最大一次價值減記事件。損失規(guī)模遠超過2017年西班牙銀行BancoPopularSA債券上的13.5億歐元減記。當時,該銀行被桑坦德銀行收購。
從瑞銀收購瑞信形成新萬億巨頭來看,似乎應該有個完美故事。但事實卻未能緩解人們的擔憂。不久前,美國的大型銀行為規(guī)模較小的第一共和銀行提供了300億美元流動性,而美國的銀行向美聯儲尋求了1530億美元的緊急流動性。這是個創(chuàng)紀錄的數字,占到了過去9個月總縮表額度的50%,高于2008年金融危機最嚴重時。
此外,美聯儲“其他信用貸款擴展賬戶”多增加了1428億美元,主要是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處理硅谷銀行、簽名銀行而借貸的過橋資金。
相當于美聯儲再次做了最后的貸款兜底人和做市商,但這需要銀行為美聯儲償付利息,且需要在一定期限內還掉。
美國中小銀行業(yè)得到了美聯儲流動性的支援后,暫時得以緩和,不至于批量倒閉,但信用危機的警報并沒有解除。
一方面,儲戶依然有動機將資金繼續(xù)從中小銀行系統(tǒng)中撤出,要么拿現金,要么轉移到大行;另一方面,美聯儲流動性支援并不是免費的,需要支付至少4.6%及以上的利息,這就意味著,中小銀行仍然面臨資不抵債的信用問題。更為嚴重的是,流動性壓力也會導致貸款資產違約率會上升,進一步沖擊美國,甚至歐洲經濟和金融市場。
總之,歐美銀行業(yè)危機并沒因為瑞信被并購而消失,不排除未來還有更多的“裸泳者”被尷尬地暴露在沙灘上。而這些“裸泳者”不外乎兩類:一類如硅谷銀行,客戶多集中在高風險領域,且比較單一;另一類就如瑞信,多年體弱多病,內部又出現不少問題,很容易就被來自外部的風險擊倒。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焦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