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yè)各求生門。3月9日晚,京東公布2022年全年業(yè)績,凈收入首次突破萬億,但同比增速僅約為去年的三分之一。根據此前阿里發(fā)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業(yè)績數據,其核心業(yè)務收入也在同比收窄。眼下,隨著消費環(huán)境的逐漸復蘇升溫,業(yè)績趨于疲軟的阿里和京東紛紛設法求變,把目光轉向了低價策略來刺激用戶回流和新增,從而提振2023年的增長勢頭。
業(yè)務勢頭疲軟
京東2022年全年業(yè)績顯示,2022年全年京東凈收入為10462億元,首次超過了10000億,同比增長了9.9%;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104億元,同比扭虧,去年同期為凈損失36億元。
(資料圖片)
盡管凈收入突破了萬億大關,但不可否認的是,進入了存量時代的電商巨頭,增長的勢頭也在進一步放緩。根據京東發(fā)布的2019、2020、2021年的財報數據,凈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4.9%、29.3%、27.6%,2022年同比9.9%的增速幾乎只有上一年的三分之一。
實際上,巨頭們的核心業(yè)務增長也陷入了爬坡期。2019-2021年,京東零售的凈收入分別為5522.5億元、6939.6億元、866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3.4%、25.7%和24.8%。而到了2022年,盡管京東零售業(yè)務的凈收入9299.3億元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但同比增速卻僅為7.3%。
而在阿里2023財年第三季度(對應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阿里包括淘寶、天貓等核心業(yè)務在內的中國零售商業(yè)收入為1657.8億元,同比下滑1%。同時,下降的還有以淘系電商為主的廣告和傭金收入,客戶管理部分的收入為913.44億元,從去年同期的下滑1%擴大到9%。
在3月9日晚間的財報會議上,對于2023年的消費形勢,京東集團CEO徐雷坦言,短期比如餐飲、旅游等消費需求釋放得比較快,但目前來看,消費信心的恢復核心還是消費者收入提升以及企業(yè)投入再生產的恢復。政府現在也在出臺各種政策,企業(yè)生產經營也在回升,但傳導到居民收入和消費信心還需要一定時間。
尋求增長點
步入2023年,電商巨頭并不想坐以待斃。一方面,阿里持續(xù)開源節(jié)流,在去年四季度著力改善多個板塊的虧損情形,國際零售商業(yè)和本地生活服務經調整的EBITA虧損分別縮窄了21.54億元和19.39億元。京東則是在3月6日高調宣布“百億補貼”,進行低價促銷。
那么,京東能承受住競對加碼的補貼力度嗎?“百億補貼”在短期對財務的影響有多大?徐雷在電話會議中解釋稱,京東經營理念的核心是成本、效率和用戶體驗,當前市場已經形成用戶不“促”不買,大促囤貨的習慣,但對于商家的效率和統(tǒng)籌而言不是最優(yōu)解,京東做“百億補貼”是希望能拉動以前占比較大的日銷,讓行業(yè)供應鏈平穩(wěn)運行。
“預計‘百億補貼’第一個月會投入10億元左右,這對京東整體的利潤率影響非常低?!毙炖走€強調,這幾天的補貼效果不錯,核心指標還是圍繞老用戶的回流和新用戶增長,以及消費質量和健康。
據了解,在2023年開年,京東零售CEO辛利軍提出了今年京東零售的“四大必贏之戰(zhàn)”,即下沉市場、供應鏈中臺建設、開放生態(tài)建設以及同城業(yè)務。
突圍仍不易
某種程度而言,電商巨頭有力氣開打“價格戰(zhàn)”,既是其渴望踩在經濟回暖的節(jié)點上,也是重燃競爭用戶留存的信心的折射。在零售電商行業(yè)專家、百聯咨詢創(chuàng)始人莊帥眼中,“百億補貼”項目的大力推進和京東想要打贏“下沉市場”這場仗密不可分。
莊帥進一步表示,“百億補貼”的價格策略將獲得價格敏感型用戶的青睞,特別是下沉市場的大用戶。當下電商平臺都在存量競爭和消費需求多樣化的市場發(fā)展階段,“百億補貼”作為價格競爭的策略之一,是無法輕易改變現有的電商格局的,“但依托自身的供應鏈和倉儲物流優(yōu)勢,京東想要憑借‘百億補貼’項目拉動消費和平臺增長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而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則向北京商報記者強調了電商企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他提及,隨著顧客比價成本的消失,電商“內卷”已經十分嚴重,在企業(yè)盈利水平處于持續(xù)低位的情況下,新玩家和私域流量的介入也可能會給一些電商平臺帶來一定的生存危機。隨著私域流量在電商流量大盤中的比重逐漸增大,部分商家開始采取極端低價獲取用戶數據后,再來完成后續(xù)交易,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掏空平臺的獲利空間,也讓平臺在電商零售閉環(huán)中的角色發(fā)生變化。
“在今后的相當長時間內,提升用戶活躍度可能會成為平臺的一切行為的出發(fā)點。”趙振營表示,隨著新玩家的入場和私域流量的崛起,電商平臺的用戶活躍度已經大幅度下降,“沉默用戶”的數量越來越多,用戶價值大幅度下降,這不但影響著資本市場對平臺的價值判斷,還會影響平臺的資源獲得能力。
“畢竟,說到底,用戶價值才是電商平臺生存的根本?!壁w振營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何倩 喬心怡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