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批侵犯消費者權益行為,其中“部分老壇酸菜竟是土坑腌制”引發(fā)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央視報道稱,湖南插旗菜業(yè)為一些方便面企業(yè)代加工老壇酸菜包,該公司酸菜包號稱老壇工藝,足時發(fā)酵。但實際上,該企業(yè)標準化腌制池腌出來的酸菜是用來加工出口產品的,老壇酸菜包里的酸菜則是從外面收購來的“土坑酸菜”。在“土坑酸菜”的制作過程中,工人們有的穿著拖鞋,有的光著腳,踩在酸菜上,有的甚至一邊抽煙一邊干活,抽完的煙頭直接扔到酸菜上。而原本的一些雜質,經過后續(xù)的清洗、壇子七天發(fā)酵、切碎等多道工序后,消費者很難發(fā)現。
“上周我剛買一箱老壇酸菜方便面,看完‘土坑酸菜’的新聞后,真是一點胃口都沒有了。”北京市北苑路居民謝女士準備把新買的方便面全部扔掉。同時,面對網絡上各種傳言,讓她感到疑惑的是,到底哪些食品使用了“土坑酸菜”?
“土坑酸菜”一經曝光,3月15日當晚,康師傅方便面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就發(fā)文致歉,稱湖南插旗菜業(yè)有限公司是其酸菜供應商之一,公司已立即中止其供應商資格,取消一切合作,封存其生產的酸菜包產品,配合監(jiān)管部門調查與檢測。
一時間,“酸菜”觸及企業(yè)、線下超市、電商平臺等各方“神經末梢”,相關各方也迅速采取行動,規(guī)避“土坑酸菜”帶來的負面影響。
3月16日,太二酸菜魚、姚姚酸菜魚、魚你在一起、江漁兒、首秀、渝是乎等主營酸菜魚品類的餐飲企業(yè)紛紛發(fā)布公告聲明與“土坑酸菜”撇清干系,并公布自己的食材供應鏈以及質量檢測報告。同日,生產老壇酸菜方便面的統(tǒng)一公司發(fā)聲明稱,央視“3·15”晚會報道中提及的湖南插旗菜業(yè)有限公司、岳陽市雅園醬菜食品廠及壇壇俏食品有限公司均非其公司供應商,統(tǒng)一酸菜包用的原料菜全部來源于廠內自腌自用,未使用央視“3.15”晚會報道的“土坑酸菜”。
3月16日傍晚,記者走訪北京盒馬生鮮超市(林奧店)、卜蜂蓮花生活超市(北苑店)、物美便利店發(fā)現,所有品牌的“老壇酸菜”系列方便面已全部下架。在便利蜂(雙營路店)貨架僅有一盒統(tǒng)一老壇酸菜方便面在售。記者詢問店員是否知曉“土坑酸菜”事件時,店員表示“出事的是康師傅,統(tǒng)一沒有用他們(插旗)的酸菜。”
記者隨后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搜索“老壇酸菜”,均顯示“沒有搜索結果”。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直接搜索不到相關產品,但在輸入“酸菜牛肉面”后,搜索結果康師傅混合裝泡面仍有“老壇酸菜”字眼,并配有產品圖片,其中一些商家在紫色老壇酸菜的包裝袋上打了馬賽克,多家店鋪雖有“老壇酸菜牛肉面”口味選項,但均顯示缺貨。
在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看來,此次“土坑酸菜”事件確實令人震驚,今后消費者在購買速食產品時也會更加關注質量和安全。朱丹蓬認為,“土坑酸菜”事件對酸菜魚餐企有一定的階段性影響,但不會太大。而對于受到波及的方便面企業(yè),此次被曝光可能會對有關企業(yè)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各家企業(yè)應當借此機會自查產業(yè)鏈存在或潛在的食品安全問題,避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