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后,全球“去美元化”速度快得驚人。
(資料圖片)
據觀察者網報道,7月25日《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根據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的對華貿易中,人民幣的交易占比高達49%,首次超過了美元。這還不包括不直接經由中國的第三國之間的貿易和資本交易的人民幣結算。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因素:資本市場開放和貿易結算“去美元化”。
報道稱,中國已向外國投資者打開了通過香港交易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和債券的大門。2014年11月,“滬港通”機制啟動;2017年7月,“債券通”正式開通;2022年,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被納入互聯互通機制;今年又啟動了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
而在貿易方面,去年俄烏沖突爆發(fā)后,俄羅斯遭到西方國家的制裁,被踢出結算系統(tǒng)。為了交易穩(wěn)妥,綜合多方面考慮后,俄羅斯選擇使用人民幣。此前,日本媒體確認,俄羅斯曾使用人民幣向參與“薩哈林1號”和“薩哈林2號”油氣開發(fā)項目的日本股東支付分紅。
“薩哈林1號”和“薩哈林2號”是當初俄羅斯吸引日本投資的一個能源項目,主要股東有俄羅斯能源企業(yè)和日本經濟產業(yè)省、日本商社、三菱公司等。據悉,日本收到了超過100億日元的分紅。日本企業(yè)對此沒有提出意見。
作為世界上的主要經濟體,日元也是國際上的通用貨幣,相比人民幣,日本自然更傾向于日元、美元,然而日本企業(yè)卻沒有提出任何意見。
一方面,日本企業(yè)擔心自己的投資會受到影響。俄烏沖突爆發(fā)后,日本多次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措施,導致兩國關系緊張。作為一個能源項目的主要投資方,日本企業(yè)非常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俄羅斯曾多次表示要將薩哈林油氣項目收歸國有,這讓日企非常擔心,投資可能會受影響,帶來損失。因此,接受人民幣是一種妥協,以保持與俄方的合作。
另一方面,人民幣相對于美元在全球的信譽更好。在2020年到2021年期間,美國由于經濟危機的沖擊,不得不采取大規(guī)模的貨幣印制措施,導致美元迅速貶值,引發(fā)全球各國外幣儲備急劇縮水。
隨后,為了應對高通脹問題,美國又開始瘋狂加息,然而這一舉措卻使許多國家,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無力償還美債,本土貨幣價值暴跌,國內經濟走到了崩潰邊緣。墨西哥、斯里蘭卡、阿根廷等國都曾遭受過經濟危機的沖擊。
此外,美元霸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石油美元也在慢慢坍塌。此前,美國和沙特是緊密合作的伙伴,全球購買石油只能使用美元進行結算。然而,近年來兩國關系緊張,再加上中東各國積極推動去美元化,預示著美元霸權已成為無法挽回的事實。
在這些情況下,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沙特等國紛紛開始選擇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作為世界第一大制造國,中國與上百個國家有貿易往來,使用人民幣能夠方便地買到各國所需的商品。因此,使用人民幣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與美元霸權衰落相對的是,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正在逐漸崛起。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在過去幾年里,中國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以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并提升人民幣的全球地位:
通過擴大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的規(guī)模,允許更多海外機構投資中國資本市場,吸引了大量外資流入;還積極推動建設上海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聯合交易所,提高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水平;與多國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推動人民幣在跨境支付和結算領域的應用……
總而言之,人民幣作為世界經濟第二大經濟體的貨幣,其穩(wěn)定性和潛力備受關注,不少國家開始將人民幣作為外幣儲備的選擇之一。雖然人民幣國際化的路上也有阻礙,但人民幣已經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中不可忽視的力量之一,中方要做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穩(wěn)步進行。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