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網紅偷逃稅被罰上千萬之后 直播電商行業(yè)還須嚴查此類行為
2021-11-24 09:32:01來源: 北京日報

近日,網紅主播雪梨和林珊珊因偷逃個人所得稅分別被追繳并處罰6555萬元、2767萬元。這是全國這一輪網紅主播查稅行動中,首批實名披露的網紅主播偷逃稅案例。

近年來,直播行業(yè)風生水起,各類主播收入不菲,一些網紅的吸金能力甚至已超過了部分上市公司。然而,“主播偷稅欠稅”的消息卻頻頻出現。這其中,或有納稅意識不強,出現欠繳稅款的情況,但更多的則是故意為之。就拿雪梨和林珊珊來說,兩人名下企業(yè)均超10家,均涉嫌違規(guī)將個人收入轉變?yōu)槠髽I(yè)經營收入,進行虛假申報少繳個人所得稅,涉稅金額較大。紅火的直播間,竟成了納稅“黑洞”,社會影響十分惡劣。

依法納稅是公民基本義務,直播間更不是法外之地。電子商務法早已將網絡主播納入電子商務經營者范疇,《網絡交易監(jiān)督管理辦法》更明確規(guī)定,個人從事網絡交易活動年交易額累計超過10萬元的,應當依法登記并申報納稅。從平臺到商家,再到主播,都有明確的納稅義務。一邊享受著流量紅利,動輒日入十萬百萬;一邊想方設法偷稅逃稅,于理不通、于法難容。過往的案例也一再證明,依法納稅的底線不容觸碰,只要越線,再高的人氣和流量也會化為泡沫。時下網絡主播的影響力越來越廣,更要把責任和義務挺在前頭,學法遵法守法,這才是長久之道。

也要看到,作為一種新業(yè)態(tài),直播行業(yè)中復雜的業(yè)務形式、盈利模式、勞務關系等,給稅收征管帶來了不小考驗。比如,網絡主播、自媒體、微商的收入來源十分多元,一個人可能擁有多個網絡角色,可同時獲得多個渠道的收入。面對這些新情況,傳統的征管手段有時難免“玩不轉”。這就要求,相關部門與時俱進,及時更新稅收征管方式方法。這其中,利用信息化工具,建立大數據監(jiān)控系統是一個不錯的思路。本次涉案的兩大主播,都是稅務部門通過大數據分析篩查出來的。稅務部門更表示,還發(fā)現其他網絡主播存在涉嫌偷逃稅行為,正由屬地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稽查。重拳出擊、真抓嚴管,一切只是開始,包括網紅主播在內的新業(yè)態(tài)從業(yè)者應當引以為戒,切莫重蹈覆轍。

“主播偷逃稅”高關注度背后,是社會對公平正義的期待。一鼓作氣、從嚴從實,將文娛領域稅收亂象治理進行到底,行業(yè)發(fā)展才能走穩(wěn)走好,對社會大眾有個負責任的交代。

關鍵詞: 網紅偷逃稅 直播電商 新業(yè)態(tài) 電子商務經營者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qū)飄起幸?!澳晡秲骸? /></a></li>
                                                    <li><a href=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