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經濟熱詞“碳中和”,“破圈”滲透到了月餅市場。據央廣網報道,幾款打著“碳中和月餅”旗號的產品在今年的月餅市場冒頭,引發(fā)不少消費者關注好奇。不過,從記者調查的幾款“碳中和月餅”來看,其口味均比較常規(guī),配料表和營養(yǎng)成分表也沒有特別之處;至于碳排放總量,只有一款月餅做了清晰標注。
究竟是通過原料甄選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還是通過綠色包裝實現了材料可回收,月餅介紹上可是一概沒說。非要標榜自己響應了“碳中和”的口號,是否有點大言不慚、生拉硬扯?更有商家,一邊自我標榜“碳中和”月餅,一邊又將其解答為商品的“有機特色”,風馬牛不相及的說辭,是壓根兒不知道什么是碳中和,還是故意混淆視聽、欺騙顧客?
節(jié)能減排,正負相抵;“碳中和”意指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大背景下,確實有著較高的關注度。這一理念受到重視和踐行,對綠色、低碳、循環(huán)的發(fā)展路徑極具現實意義,也可能深刻改變不少人的生活習慣。但是,若什么挨得著、挨不著的商品,都自稱來自碳中和的風暴圈,那搞營銷、博“出圈”的意圖就太明顯了。就說那些熱卡高高、包裝繁雜的月餅,卻爭先恐后地去蹭“碳中和”的熱度,自相矛盾的吃相實在不好看。
光想著月餅與眾不同,不想著怎么把月餅做好吃、如何更適合現代人的健康需求,往小了說,是將月餅變得華而不實、名不符實,往大了講,拿概念唬人,就是不尊重消費者,也侵蝕了中秋的文化內涵。近年來,資本市場熱炒“碳中和”的概念,如今月餅也貼上“碳中和”的標簽,這也提醒商業(yè)市場和監(jiān)管部門,盡早制定相關商品的準入門檻和評估標準,加大對濫竽充數者的處罰力度。這既是在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是在維護“碳中和”理念的權威性和踐行度。“碳中和”不是筐,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裝。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