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深氪新消費第985期分享:差異化品類里有新品牌的機會,差異化場景下也有新品牌的空間。
作者|黃曉軍
(資料圖片)
來源|深氪新消費[ID:xinshangye2016]
封面圖|網絡
01
先說一個預判:2023年,新消費價值回歸。
前幾年,新消費被那些投機的、掙快錢的玩爛了。搞得大家一談新消費就是網紅,一談新國貨就是白牌。
真正做事的人,憋了一肚子火。在寫這幾句拙筆之前,還有創(chuàng)業(yè)者發(fā)來微信說,“你可別叫我們新消費了”。
這搞得我臉燙得以為陽了。
但回過頭來看,2021-2022,行業(yè)兩年沒啥生氣,大多混子都堅持不下去了。有人主動換賽道去霍霍元宇宙;也有人想再搞最后一把,最終回家過年都坐不了高鐵。
市場經濟的規(guī)律客觀存在,它可能來得晚,但是一定會來的。
2023年,搬出凳子我們一起等。
02
之前寫白酒品牌光良時,就聲明過我的觀點,消費不分新老,從你將自己劃入新消費/老消費行列的那一刻開始,你就已經輸了。
作為最古老的行業(yè)之一,常做常新。90年代寶潔帶著海飛絲對陣上海蜂花時,估計也有人說這是新消費。而再過20年,當下的新消費品牌,一定會被我們的弟弟妹妹叫做老品牌、傳統品牌、古早品牌。
所以,消費就是消費,在這個行業(yè)做生意,就一定要尊重行業(yè)最古老最底層的邏輯。
我的眾多財經愛豆之一,分眾傳媒創(chuàng)始人江南春,把這樣的邏輯總結成了八個字——深度分銷,搶占心智。
首先產品要好,這是基本前提?;蛟S好產品自己不再會說話了,但你要相信劣品可是會一傳傳千里。
在產品力旗鼓相當之下,你們要比的才是渠道強不強,品牌強不強。
但在消費行業(yè),其實還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巨頭。
先不說灰度打擊,就算是放在正常的商業(yè)競爭上,你也不一定玩得過人家。
一般而言,巨頭采取的競爭戰(zhàn)略是總成本領先。
就像可口可樂,10年前的數據就稱它每天賣出18億瓶飲料。通過這樣的規(guī)模優(yōu)勢,它能夠在采購、生產、渠道、組織等各方面降低邊際成本,實現總成本領先。
以至于,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這些年從來沒漲價,一直3塊錢。
3塊錢,一個戰(zhàn)略型的價格,是可口可樂的殺招。定價低于這個價格,中小品牌肯定賺不到錢;定價高于這個價格,用戶又不咋埋單。
這個放在其他行業(yè)也會一樣,就算是最接地氣的辣醬領域,老干媽也是這樣干的。
老干媽搶占的價格帶是8-15元。新的辣醬品牌比老干媽便宜,難以盈利;比老干媽貴,又難以獲得市場。
怎么辦?
新進入者第一競爭原則是人有我優(yōu)。面對可樂夾擊,元氣森林就把產品做出更優(yōu)解,先是0糖,現在是0防腐劑。還有全棉時代用水剌全棉無紡布做濕紙巾,bebebus拿軍工出身的碳纖維做嬰兒車。
新進入者的第二競爭原則是差異化。巨頭做鋼圈內衣,我做無鋼圈的;巨頭進商超,我進夫妻店;巨頭做洗發(fā)水,我做男性洗發(fā)水……
差異化是新消費的主流增長路徑。
03
大窯汽水的差異化。
作為國產汽水品牌,大窯汽水面對的巨頭也是兩樂。但它做出了一個差異化,推出了大瓶汽水。
以往,汽水行業(yè)大多是240ml玻璃裝。這是一種行業(yè)定式思維,在成熟的供應鏈和成本結構下,鮮有人能夠跳出先有的玩法,去思考一些新的東西。
但大窯汽水率先推出了520ml、550ml的大容量玻璃瓶。
這樣最大的好處是什么?擾亂用戶心智中的價格錨點。
在購買同樣規(guī)格的汽水時,可口可樂的3元價格,在用戶心智就是一個認知錨。
但大窯汽水用一個“大瓶裝”,巧妙地逃開了這個價格窘境。用戶雖然精明,但在線下消費中,不止于每一個人都會看著容量計算誰更劃算。
這個時候,大窯汽水加點獨特的顏值、品牌屬性啥的,就能夠跳出可口可樂設計的競爭維度。
2021年,大窯汽水年入30億。
04
虎邦辣醬的差異化。
辣醬行業(yè)的格局,是老干媽一家獨大。它壟斷了8-15元的價格帶,在每個省市的商超渠道,也是“有第一,無第二”的寡頭式格局。
這個時候,虎邦辣醬提出了一個差異化的渠道,外賣。
2015年,百度、美團、餓了么的補貼大戰(zhàn)上演,為外賣增添一項附加值的門檻很低。
此外,外賣行業(yè)消費的大多是年輕人,愿意嘗試新產品,且對價格敏感度低。
更重要的是,外賣渠道里,還沒有任何一家辣醬品牌進入。
當然,外賣用餐過程中配上辣醬以增添口味的真實需求,是這個場景能夠做大的核心。
很快,與虎邦辣醬就與外賣TOP 200中的70+連鎖品牌、30000+商家達成合作并向全國擴張。
到2018年,虎邦的外賣終端網絡已突破10萬家,并成為“網紅第一辣醬”。
渠道差異化背后,其實也是產品的差異化。
比如老干媽一般是半斤裝產品,包裝材質是玻璃瓶。這顯然不適合外賣場景,虎邦辣醬需要將產品規(guī)格做到可以單次吃完的15g,并避開容易打碎的玻璃包裝,而是用了洋快餐的番茄醬包裝方式。
此外,虎邦辣醬還把小包裝產品的價格定在3-5元。這主要是迎合外賣場景下,用戶湊滿減、湊包配送的場景,成為湊單神器。
當然,針對外賣場景下的年輕群體,虎邦辣醬在包裝設計上更潮酷、更時尚一些。這些種種,都是在為場景服務,為場景消費下的用戶體驗服務。
05
認養(yǎng)一頭牛的差異化。
乳制品行業(yè)是一個紅海。
用戶走到便利店想買一包牛奶,在對于伊利還是蒙牛的選擇上,幾乎沒有多大的思考。誰離用戶的手最近,估計誰就能被幸運地喝掉。
渠道為王的時代沒有過去。
不少區(qū)域性牛奶品牌,甚至在每家每戶的門口安裝了一個牛奶箱。只要用戶預訂,絕對能夠在每早起床的第一時間,喝到最新鮮的牛奶。
預訂,其實就是品牌在“客戶關系”做了差異化。這其中,新興乳制品品牌認養(yǎng)一頭牛,可謂是重構客戶關系的代表。
認養(yǎng)一頭牛最核心的東西已經體現了名字上,那就是“認養(yǎng)”。
第一種是云認養(yǎng),相當于云擼貓、云養(yǎng)狗。用戶可以淘寶或微信小程序游戲云養(yǎng)牛,以及觀看牧場的動態(tài)及直播。
第二種是聯名認養(yǎng)。認養(yǎng)一頭牛聯合吳曉波頻道、敦煌IP等推出IP聯名卡,用戶可以通過購買季卡、半年卡、年卡等獲得聯名認養(yǎng)權,享受定期新鮮產品直送到家服務以及主題型會員定制權益。
第三種是實名認養(yǎng),也就是成為真正的養(yǎng)牛合伙人。
這要求用戶在專供牧場提前1年預定牛奶,最高等級的會員還能給奶牛取名字,認養(yǎng)一頭牛也會定期向會員反饋奶牛的照片和各項生長數據。
就這樣,認養(yǎng)一頭牛鎖定用戶的長期消費。
2019-2021年,認養(yǎng)一頭牛的營收分別為8.65億元、16.5億元和25.66億元,期間增長率分別為90.79%和55.55%。
06
前幾年的新消費,差異化主要聚焦在品類。
當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等于一個品類時,就擁有更多的流量。比如我在淘寶上買拖把時,我就不會搜索拖把,而是直接找大衛(wèi);我在京東上買青梅酒時,我也不會去找分類,徑直走進梅見旗艦店。
搶占心智,做品類第一。就算是創(chuàng)造一個品類,并成為第一,也在所不惜。
但到最后,行業(yè)形成了另一個詞——超級細分。這個詞很棒,諸多領域都能夠細分出不少賽道,但內卷之后,很多賽道的市場規(guī)模其實無法支撐一個品牌的成長。
生意天花板,一定是在品類天花板之下的。
但現在除了品類,我們還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差異化,這不是因為品類細分殆盡了,而是品類生意的邏輯也在變化。
以前的搜索邏輯購物,在抖音、拼多多們的推動下,正在變成興趣電商、場景營銷。這個時候的消費,往往是因為用戶在玩手機的過程中,被某個場景內容所吸引,從而進行消費。
這個時候,品牌需要做的就是場景差異化。
虎邦辣醬如今已經行業(yè)第三,為什么?他沒有細分品類,產品門檻也低得誰都能進,只是因為錨定了場景差異化。
因為大學寢室場景可能是老干媽,但外賣場景一定是虎邦辣醬。
在場景習慣的養(yǎng)成下,品牌自然會有場景溢出。你一周點5次外賣都吃虎邦之后,周末出去露營會帶老干媽嗎?下次寢室偷偷做燜飯時,難道不會選虎邦?
打透一個差異化場景,然后溢出到用戶的其他場景,據說虎邦2022年預計收入4個億。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