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春節(jié)后最重磅的傳聞“阿里巴巴收購外賣平臺餓了么”一直沒有得到證實,但是餓了么自身資金吃緊的傳言卻從未停止,特別是合并百度外賣后,餓了么需要資金的補充則成為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一邊是遲遲未能敲定的收購,一邊是來自美團外賣的激烈競爭,餓了么內部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甚至在業(yè)務開展上使用上了非常規(guī)的手段。
餓了么“主動”為商家上線促銷
日前,經營一家烘焙店的劉女士(花名)向南方日報記者報料,稱自己的餓了么后臺系統(tǒng)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上線了滿減促銷活動,直到消費者下單后劉女士才發(fā)現,“餓了么在春節(jié)后推出了促銷力度很大的滿減促銷活動,要商家給予很大的補貼支持,一開始我們還不知道。直到有消費者在我們店下了外賣單后我才發(fā)現,餓了么在沒有通知我們的情況下就幫我們上線了,正常來說這些促銷活動都是商戶自愿參加的,但是餓了么這種為了平臺效益,用‘霸王硬上弓’的方式來讓商戶參與促銷的行為實在是讓商戶很心寒。”
據劉女士向南方日報記者提供的截圖顯示,餓了么從3月5日推出了有效期到4月2日的促銷滿減活動,具體滿減規(guī)則是滿30減6、滿50減10、滿65減15。劉女士通過餓了么后臺聯系上一位姓李的市場經理了解后獲悉,這個活動是平臺年后針對商家恢復營業(yè)推送的滿減活動,至于為何在沒有通知商戶的情況下就上線活動,李經理表示是他“沒有通知到位”,而隨后李經理則讓劉女士手動將該促銷滿減活動下線。
對于李經理“沒有通知到位”的解釋,劉女士同樣表示難以理解。“餓了么推出促銷滿減活動不是應該讓商戶自己選擇是否參加的嗎?為什么變成了主動上線后再通知商戶?”劉女士表示,平臺要搞促銷活動要搶奪用戶,商家是否參與應該以自愿為原則,不應該拿商戶來墊背和犧牲商戶的利益,而有法律界人士更直言,餓了么這種未經商戶許可直接為商戶上線促銷活動,造成商戶經濟損失的行為,已經違反了合同法。
盈利成餓了么生死存亡“硬指標”
據第三方數據機構DCCI發(fā)布《2017中國網民網絡外賣服務調查報告》顯示,在主要的第三方外賣訂餐平臺中,美團外賣以79.9%的用戶滲透率、53.9%的用戶使用份額位列行業(yè)第一,超過餓了么與百度外賣之和。
在餓了么合并了百度外賣后,更為直接的目標則是實現早日的盈利。資料顯示,2017年阿里巴巴對餓了么投資10億美元,其中2億用于收購百度外賣。有消息透露,餓了么曾與阿里巴巴簽署對賭協議,餓了么被要求在2018年3月底前實現盈利,在今年3月傳出阿里巴巴全面收購餓了么也正是出于這份對賭協議的“到期”。
為了實現盈利,推出更多優(yōu)惠吸引用戶下單,要求商戶提供更多優(yōu)惠似乎成為了餓了么僅有的招數。“這種主動為商戶上線促銷活動的行為未必是平臺要求的,很可能是市場經理的個人行為,但是背后則是平臺對市場經理提出了脫離現實的KPI導致。”據一位互聯網外賣行業(yè)內人士表示,當平臺給予市場經理更高的下單量和商戶促銷參與數量要求時,市場經理可能迫于KPI只能鋌而走險。
針對和阿里巴巴之間的收購、對賭等傳聞,餓了么創(chuàng)始人張旭豪在微信朋友圈回復表示:“希望各位親朋好友都冷靜點。”但是對劉女士這樣被平臺“強買強賣”的商戶而言,已經很難保持“冷靜”了。(記者 葉丹)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052421 蘇ICP備15046309號-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